文曄及合併報表子公司100%完成盤查 優於法規強制期限
自2018年起文曄即參照組織型溫室氣體量化及查證標準(ISO 14064-1:2018)與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GHG Protocol)之要求,推動溫室氣體盤查作業,且每年均完成由第三方查證程序,確保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之正確性及可靠度。
因應集團營運範疇之快速擴大,2024年採優於法規2025年才須強制完成全集團溫室氣體盤查之規範,完成盤查100%營運據點之溫室氣體排放量,且依重大性間接排放源鑑別,將「輸入能源之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外購電力:類別2)、未納入類別1或類別2之燃料及能源相關活動(類別3)、「商務旅行」(類別3)、「員工通勤」(類別3)、「上游運輸及配送」(類別3)、「下游運輸及配送」(類別3)、「資本財」(類別4)、「營運中產生之廢棄物」(類別4)一併納入盤查範疇。另文曄個體公司及合併報表下臺灣子公司之各營業據點排放量已通過BSI英國標準協會臺灣分公司(BSI Taiwan)第三方查證。
2024年排放減量持續達標
為因應國家整體溫室氣體減量策略發展,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長期減量目標,原以2018年作為基準年,因營運邊界改變導致顯著性門檻時(誤差比例為總排放量之3%),故變更基準年為2022年,並自2024年起設定目標為每年類別一與二的溫室氣體排放較前一年度減少3~5%,依照此標準訂定改善措施,以求達成溫室氣體排放減量之目標。
文曄集團2022年(基準年)溫室氣體別排放量
文曄2024年經外部查證之範圍包含臺灣區營運據點及倉庫、香港及新加坡的物流中心,統計類別1溫室氣體排放量為101.7286 tonnes CO₂e、類別2溫室氣體排放量(市場別)為1388.7021 tonnes CO₂e,類別1及2合計市場別排放量為1,490.4307 tonnes CO₂e,2024年無使用碳抵換,另藉由2024年臺灣區採購綠電155,189度等減量措施,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23年減少3.35%,已達預期查證地區類別1與類別2之減量目標。
文曄集團2024年度類別1氣體別排放量
文曄在2024年也針對全集團之營運據點進行自主盤查,將盤查範圍分為亞太區、美洲區、歐洲、中東及非洲區等三大區,以營運據點別(Location-based approach)進行排放量揭露。
2024年亦對涵蓋文曄全集團之營運範圍進行溫室氣體自主盤查,統計類別1之排放量為2127.48 tonnes CO₂e,類別2之營運據點別(Location-based approach)排放量為5318.54 tonnes CO₂e,類別1及類別2之排放量為7,446.02 tonnes CO₂e,各區之排放量顯示如下圖,後續年度將持續對所有營運據點進行統計,並逐年擴大查證地區。
文曄集團2024年度自主盤查各區排放量統計 (單位:tonnes CO₂e)
2024年雖已於臺灣總部更換LED燈660盞 (約減少用電量43,212度),及於上海據點啟用太陽能發電系統 (2024年共發電自用104,613度),惟因2024年自主盤查範圍新增納入Future Electronics所有營運據點及類別3-6之「員工通勤」、「資本財」、「上游運輸及配送」、「下游運輸及配送」、「營運中產生之廢棄物」等排放源,故溫室氣體總排放量較2023年上升,後續年度將持續在各營運據點推動相關減碳措施,追求降低碳排對環境的衝擊,穩健地朝向低碳目標邁進。
歷年溫室氣體排放量(依類別) (單位:tonnes CO₂e)
範疇一219.662020144.702021218.822022315.6020232127.482024範疇二1015.0220201038.5520212362.9020222463.1020235318.542024範疇三190.952021212.332022134.51202320487.712024範疇一+二1215.4220201183.2520212581.7120222778.7020237446.022024範疇一+二+三1215.4220201374.2020212794.0420222913.21202327933.732024
歷年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 (單位 :tonnes CO₂e/ 營運據點面積 – 平方公尺)
範疇一0.009320200.005420210.003120220.003520230.00272024範疇二0.043120200.038820210.033120220.027420230.00682024範疇三0.007120210.00320220.001520230.02642024範疇一+二0.051720200.044320210.036120220.030920230.00962024範疇一+二+三0.051720200.051420210.039120220.032420230.0362024
歷年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 (單位: tonnes CO₂e/ 營收 – 新臺幣百萬元)
範疇一0.000620200.000320210.000420220.000520230.00222024範疇二0.002920200.002320210.004120220.004120230.00552024範疇三0.000420210.000420220.000220230.02142024範疇一+二0.003420200.002620210.004520220.004720230.00782024範疇一+二+三0.003420200.003120210.004920220.004920230.02912024
註1:組織邊界請參照「5-5溫室氣體盤查及確信情形」
註2:2024年溫室氣體自主盤查範圍涵蓋率100%。
註3:2024年溫室氣體盤查查證範圍包含文曄個體公司及合併報表涵蓋之臺灣子公司等所有營運據點。經外部查證之營運據點別(Location-basedapproach)溫室氣體排放量為1566.8972 tonnes CO₂e,市場別(Market-based approach)溫室氣體排放量為1,490.4307 tonnes CO₂e。
註4:本年度查證地區電力排碳係數係採用電業管制機關公布之2024年電力排碳係數,臺灣採用經濟部能源署公布之電力排碳係數0.494 tonnes CO₂e/千度、香港電力排放係數係採用中華電力香港-售出電力的溫室氣體強度0.3900 tonnes CO₂e/千度、新加坡電力排放係數係採用新加坡能源市場管理局最新資料(EMA)0.4168 tonnes CO₂e/千度。其他自主盤查地區以公開各國電力係數資料進行計算。
註5:燃料及冷媒排放係數參考環境部溫室氣體排放量之研究彙總資料-排放係數管理表6.0.4版。
註6:全球暖化潛勢係數(GWP)係引用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2021)之數據。
註7:盤查範圍歷年樓地板面積為23,528 m²(2020年)、26,740 m²(2021年)、40,178 m²(2022年排放量經外部查證據點之樓地板面積)、71,460 m²(2022年經外部查證據點加上自主盤查據點之樓地板面積)、45,117 m²(2023年排放量經外部查證據點之樓地板面積)、99,537 m²(2023年經外部查證據點加上自主盤查據點之樓地板面積)、45,693 m²(2024年排放量經外部查證據點之樓地板面積)、776,439.74 m²(2024年經外部查證據點加上自主盤查據點之樓地板面積)。
2024年節能五大主軸推動成果
綠能方案∙ 上海辦公室太陽能發電系統自2024年第一季併網啟用,2024年共發電自用104,613度。
∙ 臺灣總部採購綠電155,189度(含綠電憑證152張),共計減少相當約76.81噸CO₂e之溫室氣體排放,並將持續採購綠電/再生能源憑證。
∙ 新加坡倉庫導入自動倉儲設備
∙ 計畫推動內部碳定價,持續評估碳定價效益。
減少能耗∙ 設備加裝定時控制器,自動啟用節能模式。
∙ 確保眼睛健康無虞之前提下,設定隔盞開燈或減少燈管數,且分區控管電源。
∙ 冷氣空調溫度設定26~28℃,適度搭配風扇使用,電源實施分區管控。
∙ 午休時間自動關閉非必要照明設備
∙ 倉儲區採用無人化減少照明設備
提升效能∙ 設備定期保養且汰舊換新
∙ 臺灣總部更換LED燈660盞,約減少用電量43,212度。
節能設備∙ 優先採購高效節能設備及具綠色標章產品
∙ 安裝遮光簾
∙ 牆面及天花板優先選用白色或淺色系列,增加光線反射效果。
∙ 使用頻率較低之公共空間照明,採用紅外線人體感應式開關。
員工參與∙ 增列臺灣區員工電動車每月電費補助金,鼓勵同仁以電動車取代傳統能源車。
∙ 落實垃圾分類及避免待機電力浪費
∙ 鼓勵同仁上下班、差勤及員工旅遊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或共享乘車。
超級馬拉松
由文曄集團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運動協會共同推動「落實綠色賽事」, 倡議採取6R(Reduce, Reuse, Recycle,Refuse, Replace,Remind)節能減碳措施, 申請「減碳標籤」示範綠色賽事的推動。
2024年9月7日於宜蘭縣棲蘭林道越野賽,來自14國50位外籍跑者,包含澳洲、香港、日本、南韓、蒙古的越野好手共襄盛舉,分別為超馬組100公里、80公里、50公里,及短距離組25公里、10公里與5公里,近600人參與。
棲蘭越野於2022年進行賽事活動的碳足跡盤查,並獲得國際第三方企業的查驗標籤與環境部首個運動賽事碳標籤,2024年再次進行碳足跡盤查,檢視調整賽程後的成果,成為一場具有實際行動的綠色賽事先驅。
該協會針對亞太超馬賽事聯盟(AOUA)發行之「運動永續標籤」,在短時間即推行到國內外有重大成效。2025年將持續向國內外路跑界推薦此一有系統性、客觀性及公信力的標章系統,讓更多的路跑賽加入運動永續行列。



